同步练习

退出练习

一、信息及其特征

【第1题】在计算机中,用文字、图像、声音、数字等所表示的内容都可称为:

A.表象

B.文章

C.消息

D.信息

【第2题】现代社会中,人们把什么称为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A.精神、物质、知识

B.财富、能量、知识

C.物质、能量、知识

D.物质、能量、信息

【第3题】关于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A.网络就是信息

B.报上登载的足球赛的消息是信息

C.一本书就是信息

D.收音机是一种信息

【第4题】下列关于信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一定程度上,人社会的发展速度取决于人们感知信息、利用信息的广度和深度

B.信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信息是我们行动决策的重要依据

C.电视机、电话机、声波、光波是信息

D.人类可以借助信息资源对自然界中的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进行有效的获取和利用

【第5题】学校通过广播报道校运会赛事信息,其主要的信息载体形式是:

A.动画

B.声波

C.视频

D.图形

【第6题】在班上学习活动中,大家互相交换自己的学习方法,各抒己见互补不足。班主任高兴地说:"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有了两种思想,甚至更多……"这句话表达了信息的一个非常基本的特点是:

A.体依附性

B.价值性

C.时效性

D.共享性

【第7题】1972年4月,山东临沂银雀山发掘的两座汉代墓葬中发现了用竹简写成的《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把文字刻在竹简上,这体现了信息的什么特征?

A.真

B.共享性

C.载体依附性

D.时效性

【第8题】小说家张爱玲在香港求学期间学业优秀,是班上最有希望被送往英国深造的学生,但因战火烧毁了香港大学的档案文件而未能成行。这主要说明信息具有:

A.适

B.实效性

C.载体依附性

D.共享性

【第9题】在朝鲜战争即将爆发的时候,蓝德公司向美国政府高价兜售一份调查报告没被理会,战后美国政府分文未花就得到该报告,这主要体现了信息的:

A.时

B.可传递性

C.伪性

D.价值性

【第10题】上海中心气象台2005年9月11日凌晨发布第15号台风“卡努”警报,要求数万在一线户外作业及居住在危棚简屋的人员立即撤离转移,从而避免大量的人员、财物损失。从信息的角度来说,以上消息最能体现出信息的:

A.时效、价值性

B.可存储、可转换

C.独立性、广泛性

D.增值性、共享性

【第11题】“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这句话主要说明了信息特征具有:

A.不全性

B.共享性

C.价值性

D.时效性

【第12题】下面对信息的特征的理解,错误的是:

A.“增兵减灶”的典故说明信息有传递性和真伪性

B.天气预报、情报等可以说明信息具有时效性

C.信息不会随着时问的推移而变化

D.“盲人摸象”的故事说明信息具有不完全性

【第13题】某医院的多名医生和护士在为一名垂危病人做手术时,通过一些医疗监视设备随时了解 病人的心电图、血压等情况,从而采用不同的救治措施,最后成功挽救了病人的生命。我们 知道,信息的特征有:①载体依附性;②价值性;③时效性;④共享性。这个事例体现了信息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第14题】通过网络、电视和其他途径观看“神舟七号”发射直播的人数超过6亿人次,这说明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信息可以转换不同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和传播

B.信息可以被多个信息接受者接受并且多次使用

C.同一个信息不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D.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第15题】武王伐纣”作为中国历史上的最大事件,却没有甲骨文资料记载其确切年代。现代考古工作者根据历史传说中的“天象”,利用天文知识成功地完成该时间的判定。这说明信息具有_______特征。

A.可传递性

B.时效性

C.载体依附的可转换性

D.价值性

【第16题】将几幅看似无关的旧照片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加工后,形成一幅有创意、有实际用途的图片,体现了信息:

A.需依附一定载体的

B.可以共享的

C.可以加工的

D.具有时效性的

【第17题】2012年6月18日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成功对接,北京测控中心还不能够收到的信息是:

A.神九航天员的电子邮件

B.神九航天员的视频、声音信息

C.神九航天员的健康信息

D.神九航天员所用食品的味道


退出练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