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能够列举身边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性;

2、能够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

3、知道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

4、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

5、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认识信息技术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6、了解常见的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

  • 一、信息及其特征
  • 二、信息技术(IT)
  • 三、计算机基础知识

一、信息及其特征

例题精析

1、信息


信息是无处不在的,它既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

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信息。

2、信息、物质和能源是构成人类社会资源的三大支柱


又称“构成世界的三要素”。

3、信息的特征


主要特征:载体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共享性;

此外还有:不完全性、普遍性、可转换性、可加工性、增值性、真伪性等。

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而存在,会区分信息与信息的载体。如报纸上的新闻,新闻是信息、报纸是载体是物质。

【例题】互联网上的信息可以被不同人群下载和利用,这说明信息具有: (A) 

A.共享性   

B.时效性   

C.载体依附性   

D.普遍性

解析:同一信息被不同人群下载利用主要体现信息的共享性。

故选A。

【例题】下列不能称为信息的是:(D)

A.报上登载的中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的消息

B.信息技术考试成绩

C.电视中播出的奥运比赛各国金牌数

D.DVD电影光盘

解析:A.报上登载的的消息是信息,报纸是载体;

B.成绩是信息,记载成绩的物品是载体;

C.奥运比赛各国金牌数是信息,电视机是载体

D.电影是信息,存储电影的DVD电影光盘是载体。

故选D。

二、信息技术(IT)

例题精析

1、信息技术


①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可称之为信息技术。

②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信息技术

2、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包含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

3、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第一次:语言的使用——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第二次:文字的创造——使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

第三次: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保证;

第四次: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第五次: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将人类社会推进到数字化的信息时代;

4、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①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简单易学,易于操作);

  如:虚拟现实技术(VR)、 语音技术、 智能代理技术等。  

②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个性化、集成化);

③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低功耗、高速度)。

5、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①信息技术的大众化和人性化发展趋势,给人们的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全面而深刻的影响。

②良莠并存的信息世界。

现代信息技术既有好的一面,又有垃圾邮件、网络病毒、黑客、网络诈骗等网络应用等负面影响 ,所以我们要客观认识,既不要过度崇拜,也不要因噎废食、盲目排斥,应合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③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和法律法规,识别抵制不良信息。

④根据实际,合理恰当地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合法获取信息,辩证认识获取的信息对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

⑤由团中央、教育部等部门发布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必修课本P132页),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例题】下列关于信息技术的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C)

A.计算机发明后,信息技术就产生了   

B.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就是信息技术

C.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信息技术       

D.自从有了电话、广播、电视才有了信息技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信息技术基本概念、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关系的了解。正确答案:C。

【例题】在信息技术的发展史上,首先使信息存储和传递超越了时空局限的标志是:(B)

A.语言的使用        

B.文字的创造

C.电报电话的发明     

D.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历史的了解。 正确答案:B。

【例题】杜甫所作的唐诗《春望》中有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烽火”和“家书”在古时侯都是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而现在人们更多地用QQ、E-mail、电话等方式传递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C)

A.信息技术自古就有

B.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会有更先进的信息传递方式涌现

C.古老的信息技术已经完全过时,我们都可以弃之不用了

D.古老的信息技术可与现代信息技术互为补充继续发挥作用

解析:正确看待各种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古老的信息技术例如书信至 今仍在使用并继续发挥作用,故C错。ABD的说法易判断是正确的。

【例题】通过网络实境畅游故宫博物院,使用了哪种计算机技术:(A)

A.虚拟现实技术

B.网络影像技术      

C.智能代理技术      

D.3D动画技术

解析:虚拟现实技术(VR)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仿真模拟环境,用户可以体验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据此判断,通过网络实境畅游故宫博物院使用了虚拟现实技术。故选A。

三、计算机基础知识

例题精析

1、计算机的诞生


科学家冯·诺依曼发明了数据存储和二进制,根据这一原理制造的计算机被称为“冯·诺依曼计算机”,因此冯·诺依曼又被称为“计算机之父”,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于1946年诞生于美国。

2、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3、计算机原理


①存储程序;②机内二进制体系;③计算机的逻辑组成。

该原理的核心是:存储程序与程序控制。

4、计算机系统组成


即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没有安装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

①硬件系统组成:运算器和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称为冯·诺依曼体系)

(1)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CPU,是计算机最核心的部件,是计算机的运算核心和控制核心。

(2)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辅助存储器),

内存储器分为只读存储器(ROM,断电后数据不会消失)和随机存储器(RAM,断电后数据会消失),如内存条。

外存储器:软盘、硬盘、光盘、U盘等。

(3)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数码相机等。

(4)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等。

②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1)系统软件:

如操作系统:windows、DOS、Unix、Linux、iOS、Android(安卓)、Windows Phone等(后3种为常见的手机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软件等。

(2)应用软件:

如word、暴风影音、qq、各种手机应用软件(APP)等。

5、计算机的特点:


有记忆能力、运算精度高、有自动控制能力、有逻辑判断能力。

6、计算机存储数据的单位


①计算机存储数据的最小单位:位(bit,缩写b)

②计算机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字节(Byte,缩写B)

(注意单位字母大小写的区别,小写b是bit的缩写,大写B是Byte的缩写,不能混淆。)

计算机存储1个英文字符需要1个字节,存储1个汉字需要2个字节。

③换算关系:1 Byte=8 Bit。

常用单位换算:1KB=1024B、1MB=1024KB、

        1GB=1024MB、1TB=1024GB。

如:320×240像素的24位位图图像(bmp格式)所占的存储空间=320*240*24=1843200b=230400B=225KB=0.22MB

7、计算机主要硬件配置


CPU/内存/硬盘/光驱/显示器。

如:Intel i5 6500/4GB/500GB/16×/22

8、几个常用快捷键


①截屏:PrintScreen;截取当前活动窗口:Alt + PrintScreen;

②删除:Delete;彻底删除(不放到“回收站):Shift + Delete;

③打开任务管理器:Ctrl + Alt + Del;

④复制:Ctrl + C;剪切:Ctrl + X;粘贴:Ctrl + V

【例题】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构成主有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和:(B)

A.机箱  

B.输入输出设备  

C.电源  

D.传感器

解析:由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知识判断B正确。

【例题】小明同学家新买的计算机可以对图片进行编辑,制作艺术照,小明家的计算机却不行,这是因为(C)

A.小明家的计算机缺少可以进行图片编辑的硬件    

B.小明同学家的计算机是新买,比较先进,有很多新功能

C.小明家的计算机没有安装可以进行图片编辑的软件

D.小明家的计算机没有和同学家联网,联网后就可以了

解析:计算机能否对图片进行编辑,主要是看计算机有没有安装可以进行图片编辑的应用软件。故选C。

【例题】欲截取计算机屏幕上的某个画面,最简便的 方法是:(B)

A.使用数码照相机拍摄              

B.使用“PrintScreen”键

C.使用“Alt+PrintScreen”键        

D.必须安装专用计算机屏幕截图软件来截取

解析:系统自带的“Print Screen”键可以截取计算机整个屏幕存放到剪贴板,最为简便。而“Alt+PrintScreen”键是截取屏幕的当前活动窗口,与题意不合。数码照相机拍摄计算机屏幕的照片效果很差,不适合也不简便。安装专用软件可以抓图,但不是最简方案。故选B。

【例题】Android系统采用Linux操作系统内核,在其上可以直接运行的文件扩展名是(D)

A.exe   

B.rmvb   

C.mp3   

D.apk

解析:手机使用的Android操作系统是基于Linux软件开发的,它直接运行的文件扩展名为.apk。故选D。

【例题】下图是一幅未经压缩的位图图像文件的属性,则该图像文件的大小约为(A)

A.1.37MB   

B.10.96MB   

C.938KB   

D.59KB

解析:由该图像文件属性可知,该位图为800×600像素24位色位图图像。24位色,即采用24位二进制数作为颜色索引值,从而可以用2的24次方种颜色来表示图像,即2的24次方色图。同理16色位图,是指使用4位二进制数作为颜色索引值,从而用16种色彩来表现的图像,即4位色。2色即1位色,256色即8位色。

位图图像的存储空间可以通过“像素×位数”进行近似计算。

由换算关系:1 Byte=8 Bit、1KB=1024B、1MB=1024KB;

计算:800×600×24b=800×600×3B=1406KB=1.37MB,故选A。

【例题】某品牌家用计算机的配置为:Intel奔腾4 2.8GHz/512MB/

80GB/50X/15',表示硬盘容量的参数是:(B)

A.50X   

B.80GB   

C.Intel奔腾4 2.8GHz   

D.512MB

解析:本题考察学生对计算机硬件配置的了解。各硬件参数对应的硬件种类:选项A是光驱,B是硬盘,C是CPU,D是内存。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