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建设家长学校 努力实现新的跨越
我们从1986年起办了家长学校。十多年来,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深化教育改革为动力,通过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认真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积极争取广大家长的支持,大力建设家长学校,换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深受学生家长的爱戴,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取得了很好的成绩。1988年,我校的家长学校被评为南通市“优秀家长学校”,此后,1990、1996、1998、2000年都被评为“南通市模范家长学校”, 1999年被评为“江苏省家庭教育工作先进集体”,2001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家长学校”,数十名学生家长分别被评为南通市级和启东市级优秀家长。由于坚持实实在在地办好家长学校,促进了学校整体工作的全面提高,学校被评为“江苏省先进集体”、“江苏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南通市先进集体”等。十多年来,我们成功地举办了十六届近四十期家长学校。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德为导,努力构筑高效德育体系
1、健全组织领导机构。结合我校多年的实践,科学地提出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和任务,并不断向家长灌输。其中的主线是:汇龙中学的学生不仅要个个成“人”,而是要人人成“才”。多年来,家长学校始终是学校的一把手工程,党支部书记、校长、关工委主任是家长学校的校长,并聘请启东市人大、政协的有关负责人担任我校家长学校的名誉校长,设立了家长学校校务委员会,有学校的德育领导组成员、社会知名人士以及学生家长代表组成。家长学校还设立教务主任两名,专门负责家长学校的有关工作。有固定的教员和档案管理员。
2、确立家长学校工作重点。在有了硬件的保证作用的基础上,我们学校还十分重视家长学校的软件管理。不仅把家长学校列入学校的德育工作规划,而且还列入了学校远程规划和每学年的工作规划。不仅列入了年度和学期的教育教学计划,还具体列入了双周工作计划。真正做到年有计划、学期有中心、月有重点、周有活动,努力把德育教育贯穿其中,使学生能够真正受益,家长学校能真正起到积极的作用。
3、落实家长学校具体计划。每学年初由校长负责,校务委员会全体成员参与制订家长学校的工作计划。计划做到目标明确,措施扎实,操作性强,活动细则详尽,工作安排到人,职责明了,奖惩分明。不仅如此,还要使家长学校的计划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德育工作计划整合一致,把家长学校的具体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工作的目标体系中,从而使学校每个教职员工都明确地认识家长学校是我们学校有机的组成部分。
4、制订合理有效的工作制度。我们的家长学校,有办学目标,有家长学校学员守则、家长委员会的工作制度、教员守则、档案管理制度、出缺席统计制度、学员学习后的考核制度、评选优秀家长的细则等。通过制度建设,确保家长学校的一切工作事事有人抓,样样有人管,各项工作都落到实处,提高工作效益。
5、配备实用可操作的教材。家长学校办班时有切合实际、针对性强、而且根据不同时期教育特点的教材。在搞好家长学校的教材方面,我们注重实效,决不搞形式主义。学校组织教师或邀请来校讲学的专家自编教材。例如,针对高二年级家长的教材,学校就组织一批有经验的教师,编写《怎样指导孩子渡过青春燥动期》、《心理断乳期的行为的偏差与校正》等,把教育学、心理学、行为学等理论体系变成了学员易于接受,而且切合实际的内容。还例如,我们邀请团市委、市公安局等单位的领导来校给学生家长作以“托起明天的太阳”为主题的专题讲座。他们用详尽的案例,说明了做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如何教育好孩子,受到与会者广泛的好评,取得很好的效果。教材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是我校家长学校的一个主要特征。 6、实施家长学校的科研活动。我们在办好家长学校的过程中经历了从摸索苦干,到经验引路,再到走上科研型这样一个艰苦的历程。在学校“成功教育”的课题获南通市优秀课题奖的基础上,我们又自我加压,自找科研课题,如《双休日中学生活动内容与方式的调控》、《优秀学生的成材因素分析》、《后进生的成因及转化》等,随着科研课题的深入,衍生出了我们学校“手拉手”工程,有了“汇中无差生”这样一个全体教师的共识,有了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口号,有了“我们一起前进”的学生中“一帮一结对子”的活动。最近几年来,《新华日报》、《南通教育报》、《江苏教育》杂志等报刊多次对我校的德育科研情况作了报道。 二、以人为本,打造学生健康发育的平台 1、坚定信念,明确要求。学校正面教育好比为“十月怀胎”,而不得当的家庭教育或不良的社会影响却往往使学校的成果“一朝流产”。为了使学生真正实现和谐的全面发展,学校和家庭这“两个教育者”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教育对象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要有高度的一致性。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办好家长学校的过程中,我们努力做好学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与家长学校对家长教育的一致,学校与社会(借助有利的社会团体,如学校的德育基地等)、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的一致,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育方法和手段、教育步骤、教育期望效果值的整合一致。 2、抓好教师环节,实现沟通。在家长学校的教育过程中,为了提高家长们参加学习的积极性和调动起学习的内动力,我们要求教师预先将讲课提纲告诉家长们,并发给讨论题,或预先请家长提出在家庭教育中的疑点和难点,使家长不仅在思想上有所准备,而且能预先回顾、检讨自己对孩子教育的情况,从而使家长带着问题学习,带着学到的知识回家,实施到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去。 此外,我们还规定学校的老师有计划地去学生家中访问,或请家长到校恳谈,看学生作业,参观孩子在校的生活、学习活动。例如,学校的艺术节期间,就请家长来校观看学生的演出;举行“十八岁成人仪式”时,请家长来校与校长一起向孩子颁发证书;学校庆功表彰大会请家长与自己的孩子一起上台领奖并照相留影等。还有,各班每学期1-2次的家长会,每月一次的部分学生家长代表座谈会等,都作为家长学校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家长学校的补充。 3、注重渗透,完善学生道德取向。学生是开拓的、有适应性的、自立的个体,我们要求全体家长和教师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孩子提出富有新意的问题,使其创新能力自然蕴含于接受的过程中。我们还努力创设文化氛围,通过“读书节”、“体育节”等形式,学校、家庭双方督促,使他们成为“四有”“五会”新人。重视其兴趣,把对孩子的教育从“兴趣”上打开缺口,尊重其自主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有效提高。 三、拓展思想,建立多维立体的教育网络1、努力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的发展,要求家长不断提高教育意识,不断提升教育观念。我们每学期举办一次家长学习班,对新转入的学生家长,还另办一期补习班。在学习班上,组织他们学习家庭教育理论,帮助家长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推广教子有方的家长的教育经验,并结合本地区有的家庭几个孩子一个接一个上大学,个别的却同坐班房的事例,让家长进一步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我们还组织家长展开讨论,听取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让每个家长都谈出自己的观点与打算。通过学习,家长在家庭教育观念上都有了更新,方法有了改进。 2、与市妇联、关工委紧密配合,提升家长学校品位。我校家长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市妇联、关工委等上级领导的关怀和指导。市妇联和关工委还常常结合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来校对学生和家长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托起明天的太阳”工程,将钱物送到贫困学生和家长手中,使全校学生和家长受到感染,思想得到提高。 十多年来,创办家长学校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家长学校是第二学校,它是学校德育教育的延伸和拓展。反过来,家长学校又使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知识,用以指导学校的德育工作。今后,我们将深化改革,把握机遇,走创新发展的道路,进一步努力办好家长学校。
2002年12月4日
- 上一篇:家长日常行为规范(试行)
- 下一篇:"溺爱"与"放任"是大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