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启东市汇龙中学官网>> 校园频道>> 特色教育>> 体育教育>>正文内容

实行“体育与健康”课在高中体育教学方面改革创新和协调发展的实验性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背景
1、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导和主流。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社会对人的整体素质的要求愈来愈高,终身体育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也愈来愈大。在这种背景下,体育教学必须要适应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而目前的大班制,缺少个性和特长发展的体育教学,已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因此,就必须确立符合时代要求和学校实际,以及适合学生身心特点和个体发展需要的体育教学模式。
2、在开设体育选修课前,我们就省汇中高一、高二年级学生进行一次问卷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在问卷调查受测学生中有37.5%对基本教材缺少兴趣,58.2%希望教材有重点地突出自己喜欢的项目多进行锻炼,希望开设体育选修课。4.3%的学生感到无所谓。
3、开设体育选修课必须具备以下条件:A、学生对体育有一定的兴趣和爱好;B、体育教师具有一定的运动技术特长;C、拥有开展多项活动的场地和器材。
省汇中将面临国家级示范高中的检查验收。校园体育文化已有一定的氛围,学生普遍喜爱体育运动,19位体育教师均具有一定运动特长,学校体育场地和设备,完全可以满足学生同时开展多项体育选修的需要。
二、课题研究时间
2002年4月~2004年10月
三、课题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一)课题研究对象:省汇中2002年9月入学的全体高一、高二年级学生(男生1214人、女生1086人)。
(二)课题研究方法
1、调查法:采用问卷调查表,个别访谈的方法,发出各种问卷调查表2216份,收回1903份。
2、实验对照法:对开设体育选修课的班级与非体育选修的班级进行对比实验,对高中开设体育选修课的条件,实施办法,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及个性发展等方向进行了实验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操作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共分两个阶段进行,即准备阶段与实验阶段。
1、实验准备阶段。为了使实验更具有科学性和代表性,同时,也为了使实验的结论对今后学校的体育教学有明显的指导价值,我们对实验的诸多方面进行了论证和设计提出了详尽的实验方案。
(1)确定研究方案和实验教师名单,进行具体分工,并对实验教师进行教育科研基础知识培训。
(2)课题组结合我校教改实验的经验和存在问题,提出本次实验的研究方向及具体课题。
(3)进行问卷调查。向高一、高二年级学生进行问卷抽样调查为实验提供可行依据。
(4)确定实验教师的研究子课题,并协调好课堂教学的课时调整,做好实验的前期数据采样工作。
(5)完成各时间段体育选修课的具体教育内容的安排和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
2、实验的第一阶段(2001年9月~2003年7月)。实施实验研究的操作,在操作中逐步完善必修与选修的具体内容和相应的教学目标。
(1)组织实验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和外出参观学习(赴无锡锡山中学学习)。
(2)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对学生的体育活动进行系统、连续的观察并作出准确、具体、详细的记录,从而全面掌握所要研究的情况。
(3)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以实际的解决为主要任务,在实验过程中随时根据研究情况边实践、边修改,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
(4)课题组对实验第一阶段进行总结,要求实验教师完成中期教学小结与撰写论文,并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为本课题的深化提出改进的设想。
3、实验的第二阶段(2003年9月~2004年7月)。推广第一阶段的实验研究成果,结合第二阶段的实验任务,抓好重要关节,收集分析数据、资料、撰写课题成果报告,并完成符合省汇中实际的学校体育课题教学模式的框架体系。
五、课题研究的成果
1、形成了“必修+选修”的现代体育教学模式。
近几年来,我们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出发,从改革教学内容、组织形式、方法、评价等方面入手,对“必修+选修”的现代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和基本原则、目标体系,实施的措施和策略,评价标准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这一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科学态度,健全人格,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促成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教会学生科学锻炼的方法,促进了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使其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高中体育教学模式。
2、学生的身体素质显著提高。
在实验前,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测试,实验前测试表明,两个组学生的身体素质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表略)
(主要测验了50m,男生1000m,女生800m,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四项)
在实验后,男、女生的各项身体素质指标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各项成绩与对照组的差异均达到显著的标准。
3、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终身体育意识得到了发展。
由于体育选修课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广泛的参与性,高度的主动性,内在的凝聚性和强烈的时代性,以及独特的调适和规范性,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学生能够在各种环境下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或重新学习独立进行科学锻炼的内容,从而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了基础。
4、转变了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教师素质得到提高。
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通过实验的全体教师通过在实验过程中现代教育理念与传统教育观念的多次碰撞,转变了单纯靠教师的教提高学生能力的观念,转变了师生的等级观念,树立平等、民主、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由于教师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潜心钻研教学理论,灵活地运用教材,灵活驾驭教学方法等能力有了长足的进展。
5、全组教研氛围浓,教师的科研水平得到了提高。
构建“必修+选修”的现代体育模式的实验研究,使教师在实验过程中有了新的领悟和新的发现。同时又由于这一实验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在研究过程中,促使教师认真学习,努力钻研,注重创新,业务水平提高很快。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能根据自己的教学特长和个性,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培养了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与能力,这同时又为教师提供了施展自己教学艺术才能的舞台。同时,他们根据实验中所得启示,在近几年中,课题组成员共撰写20多篇高质量的教学论文,并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发表。
六、今后研究方向
1、认真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确立学校体育为终身体育服务的观念,体卫结合,全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坚强毅力,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2、推进学校体育社会化进程,把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进一步联系起来,营造良好的体育素质教育的大环境。这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需要,也是学校体育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三年来,我们在上级领导和有关专家的热情支持和悉心指导下,课题组老师坚定信心,团结奋进,为学校体育改革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今后,我们决心以这次课题研究为契机,认真学习中央关于教育改革的有关文件和精神,更新教育观念,加大体育教育改革和教育科研的力度,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为学校体育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增光添彩。最后,再次衷心感谢“218”课题中心组几年来一直对我校课题的关心和厚爱。

江苏省启东市汇龙中学课题组
2004年12月8日

LOGO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家校联系 | 苏ICP备06001501号-1 | 网站留言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启东市汇龙中学 设计制作:阿文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