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中又有两个省级课题开题论证会成功召开
【教科室讯】为了切实推进我校教科研的优质、特色发展,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第一生产力、二级放大器”的作用,2014年3月6日,启东市教师研修中心在我校召开“2013年度省级课题开题活动”。南通市教育局教科研中心张建副主任、钱建国老师、启东市教师研修中心主任王晓东、教科室主任俞蔚、办公室主任朱卫莅临指导。出席会议的还有启东市汇龙中学校长徐辉、副校长顾学冲、施超、教科室主任张建春、顾向忠以及所有省级课题组成员。该活动有四个议程:一、徐辉校长对与会代表致欢迎词;二、课堂展示,执教老师为张建春老师和殷春华老师;三、分组开题,徐校长及沈老师分别陈述课题精髓,专家组进行精彩点评,提出中肯建议。
首先,徐辉校长向领导和专家们介绍我校已经取得的教科研成绩,承蒙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教科研中心的关心和支持,我校在二000年以来两度被评为南通市教科研先进集体,2013年更是被江苏、上海、浙江三省市联合评为长三角教科研优秀团队,汇龙中学一直将荣誉视为新起点,加强教科研工作的领导,深入推进教科研队伍建设,优化教科研机制,创新教科研内容和工作方式,努力使我校的教科研工作运行在高水平和高效益的平台上。
接着,张建春、殷春华老师分别进行了《地球的运动》专题复习和《数列的综合应用》课堂展示,意图展示绿色课堂的四大信念:首先、引领“身体”主动积极地“出场”,利用身体和体验快乐地学;其次、合理运用“生物性——社会性”的人性悖论,释放内在张力忘我地学;再次、运用少而精、包容性广、“有活力”的概念进行逻辑推演智慧地学;最后、充分利用随身携带的心智程序和认知工具,延伸脑力提升智力,高效低碳地学。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在知识运用中的四大重点,同时发现同学们的学习方法比较传统,40%强的同学依然是机械记忆为主,少于20%的同学能够“利用体验记忆、通过联系推理”。两节课试图通过生活经验、身体体验、随身携带的心智程序、智慧建构的认知工具有趣味地、高效低碳地教与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从学生的反映来看效果较为明显,同时不放过学生的错误,通过追问跟踪,使难点知识得以化解,重点知识得到深化、强化。
上午九点半开始课题开题论证,徐校长及沈老师向专家组分别进行了汇报。徐校长的《绿色文化视域下中学生课堂参与有效性研究》课题得到了专家的高度认可。南通市教科研中心钱建国老师用 “好课题”、“好报告”、“好经验”给予高度评价。该课题继承发扬了我校绿色教育特色,以“课堂参与”为切入点,在绿色文化视域下,再一次挖掘绿色教育的内涵,增强绿色的品牌效应和价值含量。整个文本思路清晰,思维敏锐,有系统化的资料积累,有强大的理论支撑,深入分析国内外同领域的研究成果,集众家之长,一系列研究问题都是理论指导下的科学假设,具有较好的前瞻性及创新性。已经形成调查量表,进行了信效度较高的前期准备工作,整个研究的可行性、可信性有了良好的基础,数据结果会精确反映不同课堂参与的价值,引领课题良性推进。启东市教育局教科室主任俞蔚老师评价该课题具有宏大的背景,大气磅礴,拥有无限开放的视域空间,体现特色,突出品牌,收放自如;文本专业性语言无限提升了课题高度,爆发出广博的探索潜力。接着,教育局教师研修中心办公室主任朱卫老师对沈辉老师的《高中数学教学中阶段目标管理课堂模式研究》课题进行点评,高度评价该课题选题角度恰到好处,前期的研究对后期课题的开展极具引领作用。研究方法科学,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南通市教科研中心张建副主任进行了总领性评价,强调课题的产生的问题意识,有问题即有课题。我校两省级课题定位恰当,能解决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国内外课堂研究的两大热点:上海市的微课堂、美国的翻转课堂等,要求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为我们带来了“教学改革的核心在学校,学校改革的核心在课堂,课堂改革的核心在学生” 的全新理念。
最后,徐校长对专家的莅临指导深表感谢。这是上级领导对我校教科研工作的进一步推动和指导,也是鞭策和鼓舞,几位领导的点评其实是四个教科研的微讲座,使我们受益匪浅,要求课题组的所有成员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务必落实,将课题研究做实、做强、做大、做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