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兴校成果集结 名师引领走向辉煌
科研兴校成果集结 名师引领走向辉煌
【教科室讯】2012年5月31日上午在启东市实验小学召开省、市十二五课题开题论证会,会议上南通市教科研中心和启东市教科室的专家领导认真专业地聆听了我校9项课题主持人宣读的开题报告,主持人积极思考专家们提出的相关问题,并作了认真的解答,对专家领导们提出的指点高度重视,对他们给予的帮助由衷感谢。所有课题都获得论证通过。
学校在这次会议上还荣膺“南通市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先进单位”,这是继2002年之后,又一次获得此项殊荣,是对我校长期坚定实施“科研兴校,科研强师,科研引领发展”战略的成果集结。在“教科兴校”战略下我们着力进行了三大基础工程建设:
一构建网络,全力打造“细胞”工程,建立和健全教育科研组织体制。
二确立主体,着力推进“主体”工程,形成和完善教育科研发展机制。
三转变观念,精心落实“生态”工程,催生并促进了教育科研原生态研究。
十一五期间我校分别有一、三、八项课题被全国、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规划办立项,围绕学校特色发展、学科优质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生主体发展进行科研攻关,结构科学合理,科研氛围浓郁,并于2010年结题,比例之高在启东市乃至南通市名列前茅。2009年7月我校承担的教育部重点课题《全国绿色学校辐射效应研究》(GHA093056),着力推进绿色课堂的创新建构,形成基于绿色的教育主张。2010年10月 张建春主任在中央教科所等七家单位举办的《教育发展战略与教育质量——石家庄论坛》上发表《绿色课堂:基于绿色的教育主张》专题发言,引起大会较大反响。2010年12月他又应邀在“深圳教育论坛•教育国际化与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全国中学高效课堂案例研修展示邀请赛暨颁奖大会”上作了《绿色课堂:科学高效和谐优雅审美的生命殿堂》的专题讲座,赢得与会专
由严锦石校长主持的省级课题《中学整合型质量管理体系研究》,在管理诸领域取得进展和显现成效。人本思想引入管理领域获取情感效应;把质量管理引入教学全过程形成质量监控体系,取得高效轻负、质量持续攀升、步入科学、高效的良性循环,在班务管理领域引入质量管理形成有效管理、衔接管理、无缝对接管理;在教师研修管理领域引入了质量管理理念,使教师专业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大,效果更加明显。在环境管理领域实施质量管理,形成了《汇龙中学环境质量手册》使环境建设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实现有效管理。
在整合型质量管理体系框架下形成高效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一系列成果:如
由周鑫荣主任主持的省级课题《高中新课程中开放性作业实施的研究》,通过陶行知六个解放原则和多元智力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为开放性作业的实施提供新的视角。实施开放性作业的目的在于改变单纯完成教师布置的传统性作业的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增加将学到的知识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积极的学习态度的养成和良好的学习策略的形成,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施开放性作业,能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可自由决定完成作业的时间,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自由发挥想象力,展示自己思维的发散性和创新性,自主独立地去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搜集和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运用化学知识探索和认识社会的各个领域,认识化学与日常生活、生产和社会的密切关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用开放性作业完成研究性学习,使学生感受到一种全新的学习活动,以开放性作业为载体,体现学以致用、灵活创新的出发点。重在让学生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学会合作,获得体验,增强团队精神与社会责任感,增强团队精神,增强学生的研究意识和研究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课本知识的学习。开放性作业的多维评价能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对每个参与的学生给予恰当的评价。重在承认、激励,既注重过程又重视结果,使每个学生在过程中得到锻炼,以保护和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和学习积极性。实施开放性作业所涉及的各种资源很多、很广,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是封闭在书本上和禁锢在教室里,学生社会经验的获得及实践活动的养成会增强他们对世界的整体性认识。因此教师需紧密联系教学实际,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特点,合理开发和拓展、安排各种课程资源,为开放性作业提供服务。
由
由
2009年汇龙中学被省命名为“江苏省高中英语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工作先进集体”,2009年严锦石校长被江苏省教育厅表彰为“优秀教育工作者”,2011年张建春主任被评为“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10年周鑫荣主任被授予“全国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先进个人”、南通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2010年张建春、周鑫荣同时被启东市教育局表彰为“首届教科研先进教师”。
我们践行着这样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有耕耘才有收获,有付出才有成果。希望全体教职员工将科研化归工作学习的常态,凡事都要研究一下,将随时出现的灵感、心得记录下来,总结提升成为成果,享受科研带来的幸福和快乐。
汇龙中学教科室
- 上一篇:探索优化脑机制 科学用脑幸福学习
- 下一篇:“滴水”兴澜理念深 方寸呈绿才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