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启东市汇龙中学官网>> 校园频道>> 教科室主页>> 教科室资讯>>正文内容

科研兴校成果集结 名师引领走向辉煌

科研兴校成果集结  名师引领走向辉煌

【教科室讯】2012531日上午在启东市实验小学召开省、市十二五课题开题论证会,会议上南通市教科研中心和启东市教科室的专家领导认真专业地聆听了我校9项课题主持人宣读的开题报告,主持人积极思考专家们提出的相关问题,并作了认真的解答,对专家领导们提出的指点高度重视,对他们给予的帮助由衷感谢。所有课题都获得论证通过。

学校在这次会议上还荣膺“南通市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先进单位”,这是继2002年之后,又一次获得此项殊荣,是对我校长期坚定实施“科研兴校,科研强师,科研引领发展”战略的成果集结。在“教科兴校”战略下我们着力进行了三大基础工程建设:

一构建网络,全力打造“细胞”工程,建立和健全教育科研组织体制。

二确立主体,着力推进“主体”工程,形成和完善教育科研发展机制。

三转变观念,精心落实“生态”工程,催生并促进了教育科研原生态研究。

十一五期间我校分别有一、三、八项课题被全国、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规划办立项,围绕学校特色发展、学科优质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生主体发展进行科研攻关,结构科学合理,科研氛围浓郁,并于2010年结题,比例之高在启东市乃至南通市名列前茅。20097月我校承担的教育部重点课题《全国绿色学校辐射效应研究》(GHA093056),着力推进绿色课堂的创新建构,形成基于绿色的教育主张。201010月 张建春主任在中央教科所等七家单位举办的《教育发展战略与教育质量——石家庄论坛》上发表《绿色课堂:基于绿色的教育主张》专题发言,引起大会较大反响。201012月他又应邀在“深圳教育论坛•教育国际化与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全国中学高效课堂案例研修展示邀请赛暨颁奖大会”上作了《绿色课堂:科学高效和谐优雅审美的生命殿堂》的专题讲座,赢得与会专家和老师的高度认同。2010年在省环境教育基地验收会上的专题汇报《绿色文化:传承•创新•辐射》集中展示了课题研究的新视角、新方向、新努力、新成果。

由严锦石校长主持的省级课题《中学整合型质量管理体系研究》,在管理诸领域取得进展和显现成效。人本思想引入管理领域获取情感效应;把质量管理引入教学全过程形成质量监控体系,取得高效轻负、质量持续攀升、步入科学、高效的良性循环,在班务管理领域引入质量管理形成有效管理、衔接管理、无缝对接管理;在教师研修管理领域引入了质量管理理念,使教师专业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大,效果更加明显。在环境管理领域实施质量管理,形成了《汇龙中学环境质量手册》使环境建设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实现有效管理。

在整合型质量管理体系框架下形成高效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一系列成果:如张建春老师的《高中地理“系统建构”教学模式》、韩险峰老师的《高中物理“导•测•评•练”课堂教学模式》、王晓东老师的《高中数学“小课题研究”教学模式》、周鑫荣老师的《高中化学开放性教学模式》分别发表于由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12月)《高效课堂:模式与案例》的地理、物理、数学、化学卷,一个学校能有如此多符合新课程理念、素质教育思想、有丰富的教学成果佐证、科学高效的管理经验结晶而成的教学模式在南通市少见;课题研究成果的辐射效应和推广价值不断显现。20099月在南通市高中教学工作研讨会上作了题为《实施教学质量监控,谱写教学辉煌篇章》的发言,《南通教育》第166期头版头条介绍我校“诊断、指导、交流”三位一体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的经验。2008年在南通市中小学后勤工作会议上作为唯一一家高中学校作经验介绍;先后接待数十个包括美国在内的国内外教育代表团来校学习交流。

由周鑫荣主任主持的省级课题《高中新课程中开放性作业实施的研究》,通过陶行知六个解放原则和多元智力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为开放性作业的实施提供新的视角。实施开放性作业的目的在于改变单纯完成教师布置的传统性作业的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增加将学到的知识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积极的学习态度的养成和良好的学习策略的形成,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施开放性作业,能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可自由决定完成作业的时间,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自由发挥想象力,展示自己思维的发散性和创新性,自主独立地去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搜集和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运用化学知识探索和认识社会的各个领域,认识化学与日常生活、生产和社会的密切关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用开放性作业完成研究性学习,使学生感受到一种全新的学习活动,以开放性作业为载体,体现学以致用、灵活创新的出发点。重在让学生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学会合作,获得体验,增强团队精神与社会责任感,增强团队精神,增强学生的研究意识和研究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课本知识的学习。开放性作业的多维评价能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对每个参与的学生给予恰当的评价。重在承认、激励,既注重过程又重视结果,使每个学生在过程中得到锻炼,以保护和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和学习积极性。实施开放性作业所涉及的各种资源很多、很广,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是封闭在书本上和禁锢在教室里,学生社会经验的获得及实践活动的养成会增强他们对世界的整体性认识。因此教师需紧密联系教学实际,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特点,合理开发和拓展、安排各种课程资源,为开放性作业提供服务。

徐东升老师主持的《新课程实施中教师自助式协作学习共同体的研究》,通过近四年的“教师自助式协作学习共同体”的开发和研究,我们基本实现了课题预期目标,通过QQ群平台搭建的区域教师协作学习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新课程下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使教师在这种自助式的协作学习氛围中,潜能得到了挖掘,个性得到了展现,教科研能力得到了提高。共同体平台为校本研修构建了浓厚的学习研究、反思交流、合作共享的文化氛围,促进了学习型学校的建设。这种自助式协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使教师由原来的“被动式成长”向“主动参与式成长”转变,由“任务式成长”向自我需要的“需求式成长”转变。这种亲民性和原生态的发展方式吸引了诸多渴望成功的教师自发加入进来,使教师在不自觉中改善心智模式、形成共同目标、构建团队学习组织和引领自我超越。学校可以通过这种共同体平台,对校本研修进行机制和体制的重造,优化功能,加强实践,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顺畅的平台。这种模式必将能在整体和系统的发展中和谐推进,实现校本研修从有形到有效的跨越式发展。依托QQ群搭建的教师自助式协作学习共同体的课题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区域内教师的专业发展。

廖凤君老师主持的《实施和谐教育提高教学绩效研究》首先从理论上研究:①如何提高教师素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②中学教师如何实施和谐教育(课内和课外);③研讨和谐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③设计可操作、高效、和谐的课堂教学模式;④在教学中怎样使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机地结合;再通过课题组成员的具体实践、实验,并对具体的事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总结提高,再进一步的完善理论,对各种和谐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验,整合与完善并创建可操作、高效、和谐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教学绩效的提高,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1.制定了和谐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使和谐的课堂教学有一个相对量化、操作细化的要求和衡量标准。2.总结了高效、和谐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⑴科学备课,有效设计;⑵培养兴趣,情感投入;⑶及时反馈、有效调控;⑷培养能力,教为不教;⑸当堂巩固,多元设计。3.和谐教育需要教师的耐心、爱心、细心,还需要教师的热情,更需要教师的智慧,只有提高了教师的素养,才能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4.通过创建并实施可操作、高效、和谐的课堂教学模式,使每位中学教师都能实施和谐教育,在课堂上老师少讲,甚至不讲,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就能掌握绝大部分的知识,使个性得到很好地发展,并能取得好成绩,从而避免了德育实效性不高,学习负担过重,厌学情绪滋长等矛盾,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了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解决了中学教育中存在的一些不“和谐”问题,能提高教育绩效,能使师生共进与发展(双赢),能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5.课题组有3篇论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有1篇论文交流获奖;主持人曾2次在全市上示范课;课题组整理、收录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校本培训集》、《教师读本集》、《高效和谐的教学案集》。6.200910月启东市“有效课堂提高年”推进会在我校顺利举行,课题组借此东风,课题组大部分成员在此推进会上展示了可操作、高效、和谐的课堂教学,受到一致好评,我们坚韧务实、科学有效的研究获得了广泛公认的教育效益。可操作、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工作是一个非常需要富有教育智慧的工作。

2009年汇龙中学被省命名为“江苏省高中英语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工作先进集体”,2009年严锦石校长被江苏省教育厅表彰为“优秀教育工作者”,2011年张建春主任被评为“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10年周鑫荣主任被授予“全国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先进个人”、南通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2010年张建春、周鑫荣同时被启东市教育局表彰为“首届教科研先进教师”。

我们践行着这样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有耕耘才有收获,有付出才有成果。希望全体教职员工将科研化归工作学习的常态,凡事都要研究一下,将随时出现的灵感、心得记录下来,总结提升成为成果,享受科研带来的幸福和快乐。

 

汇龙中学教科室

201261

 















LOGO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家校联系 | 苏ICP备06001501号-1 | 网站留言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启东市汇龙中学 设计制作:阿文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