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启东市汇龙中学官网>> 校园频道>> 党建创建工作>> 责任督学挂牌督导专栏>>正文内容

校园欺凌专题学习(三)

校园欺凌专题学习(三)  

  编者按:辱骂殴打、拍摄半裸照片、持刀威胁……近期一系列校园欺凌事件令舆论哗然。这些校园欺凌事件在让家长和社会各方惊愕的同时,也不禁让人思考:是什么让处于花季的孩子成为施暴者和受害者?校园欺凌难道仅仅是孩子之间的问题,是否也是家庭与社会的病症?如何让欺凌远离学校、远离孩子?带着这些问题,半月谈记者在北京、河南、安徽、湖南、宁夏等地进行了采访调研。  

  欺凌阴影笼罩校园  

  校园欺凌事件频发,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忽视的社会问题。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呈现出参与人群低龄化,女生和留守、流动儿童屡成主角,严重暴力倾向,借助互联网炫耀等新特点,亟待引起关注。  

  低龄化趋势明显,女生和留守、流动儿童屡成主角  

  因为忙于生计,也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女儿上中学后,安徽合肥的哥周师傅从未接送过。但最近在拉活儿的黄金时段,他都挂起暂停营运的牌子,把车停在路边等候孩子放学。  

  老周的反常举动,源于连日来在网络上疯传的学生围殴视频和其他一些校园欺凌事件。如果女儿周围有什么异常,他希望能第一时间发现蛛丝马迹  

  湖南一名初三女生遭遇几名未成年人殴打,并被拍下裸照上传网络;浙江庆元县多名初中生将一名小学一年级男孩捆绑后拳打脚踢,用烟头烫伤并拍摄视频;安徽怀远县某小学13岁的副班长向另外6名同学要钱,并逼迫同学吃污秽物……  

  校园欺凌一直都有,但近年来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呈现出一系列新特点。从涉事群体的角度看,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校园欺凌呈现低龄化趋势。法制网舆情监测中心以今年15月媒体曝光的40起校园欺凌事件为例进行分析,发现75%发生在中学生之间,其中初中生占42.5%。在此次安徽怀远发生的欺凌事件中,按照受害学生的说法,他们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就遭到勒索,那时这些孩子还不到10岁。  

  以往校园欺凌当事人高中生多一些,现在初中生和小学生开始增加。河南省郑州市第九十九中学团委书记鲁泉说,无论是施暴方还是受害人,都呈现低龄化趋势。  

  其次,女生频频成为主角。大多数人对女孩群体的印象都是可爱的、乖乖的,然而近年来女生参与校园欺凌的案例越来越多,让人大跌眼镜。宁夏银川市第十六中学政教处主任闵生肃告诉记者,他所了解的校园欺凌事件,近七成有女生参与,而且有女生参与,男生往往下手会更狠  

  共青团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权益部部长魏炜就曾亲眼目睹女生参与的欺凌事件。魏炜告诉记者,他与朋友散步时发现一群穿校服的女生围着一名女生要东西,还打耳光。他的朋友是一名教育工作者,立即上前制止,可这群女生让他走开,别管闲事,态度十分嚣张。最后在报警的警告下,这群女生才骂骂咧咧地走开。她们无所畏忌,毫无廉耻,简直让人匪夷所思。魏炜无奈而痛心地说。  

  最后,在流动、留守儿童密集的地方,欺凌事件往往呈高发态势。记者梳理发现,当前校园欺凌事件不少发生在城乡接合部的学校,而这些学校正是流动、留守儿童聚集的地方。  

  流动、留守儿童的父母往往忙于生计,很少关心孩子的教育问题,使得这些孩子要么因缺少保护,成为被欺负的对象,要么走上歪路,成为校园小霸王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于娟娟说,在陌生的城市中,一些流动儿童无法找到自身的定位和价值,甚至被歧视,也很容易成为校园欺凌的施暴者或受害方。  

  暴力倾向严重,借助网络炫耀  

  除了涉事群体的变化,当前校园欺凌在手段和方式上,也呈现出新的特点。  

  辱骂殴打、拍摄裸照、捆绑烫伤、械斗伤人……法制网舆情监测中心的报告显示,从20131月到20155月,有关校园欺凌事件的公开报道呈上升趋势,其中包括斗殴、性侵、敲诈财物等。  

  这份报告中统计了40起校园欺凌事件,其中九成以上造成人身伤害。校园欺凌事件的成因中,日常摩擦55%的比例居首位。值得注意的是,有7.5%的暴力事件由偏激心理引发。  

  采访中,有教育人士表示,虽然没有统计显示当前的校园欺凌事件多于以往,但通过观察对比可以发现,现在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往往性质更为恶劣、手段更为极端。  

  在施暴的同时,如今的校园欺凌还带有更强烈的侮辱性。鲁泉说,用烟头烫、用针扎、扒光衣服、扇耳光等,这些行为会给受害者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  

  以往校园欺凌比较隐蔽,有个别学生对同学进行敲诈勒索,都是在背地里偷偷摸摸地干,生怕被人发现。现在不一样了,欺负人对于一些学生来说成了能耐,基本公开化了。于娟娟说,在一些学校,学生之间会形成团伙,甚至与校外人员勾结。  

  采访中,不少教育和法律工作者认为,与互联网结合也是校园欺凌的新特点。有的学生在网上约架,发个帖子,写好时间地点,然后双方找人群殴。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业务部主任赵辉指出,不少学生对于施暴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喜欢把暴行拍成视频上传互联网,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  

  专家表示,除了暴行本身,涉事学生的态度及心理也很让人担心,被打者大多选择沉默,而打人者则将其视为炫耀的资本。  

  欺凌背后,难以愈合的伤痛  

  我走了,无期,不见”——这张纸条的背后,是陕西省蓝田县一名初中女孩无言的痛苦。56日,这名女孩因被嫁祸在其他宿舍偷钱,被多名同学殴打讹钱。  

  半个多月后,女孩家人辗转多地,终于在西安一家面馆找到了她。尽管随后她就读的中学对12名涉事学生进行了处分,但其父亲告诉记者,女儿回来后,心理阴影始终无法消除。她不愿意说话,不愿意去上学,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把自己彻底封闭了起来,这让作为父亲的他又无奈又痛心。  

  在青少年成长的关键阶段,校园欺凌往往会使受害者心生恐惧,害怕与人交往,甚至产生对他人和社会的抵触乃至仇视心理。同时,校园欺凌的施暴者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惩戒和教育,极有可能进一步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据2013年西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公开的数据,过去10年,西宁市青少年犯罪人数占犯罪总人数的近40%,并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在校学生。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也只有8种严重犯罪才会追究刑事责任。由于年龄原因,很多孩子实施校园欺凌却不会受到惩罚,这也容易使他们形成藐视法律的心态。  

  在亲眼目睹了欺凌事件之后,魏炜回到家,问身为教师的妻子,如果遇到这样的事情,学校和老师能做什么。她说如果家长不配合,学校也很难办。对于这种状况,作为一名青少年权益保护工作人员,我确实很担心。不仅为受害者担心,也为施暴者担心,因为有太多问题学生就是因为被学校和老师放弃,破罐子破摔后走上犯罪道路的。魏炜说,为了避免极端事件的发生,关键是要做好预防和引导。  

  很多未成年人在走上犯罪道路之前,已经有过严重不良行为,但遗憾的是,由于缺少相应的矫治措施,我们未能及时有效地阻止他们。赵辉说,当前社会应提高对包括校园欺凌在内的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重视程度,做好预防工作,避免这部分孩子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校园戾气从何而来  

  校园欺凌频发。是什么让一些本应单纯、天真的孩子充满戾气?拂去暴力阴云,记者发现,家庭防线的失守、学校教育的缺位和社会不良风气的侵扰是校园欺凌背后的主要推手。  

  家庭结构失能和教育走偏  

  在青春期之前,孩子身上出现的任何问题,家庭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于娟娟说,当前校园欺凌事件频发,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许多父母没有尽到管教子女的责任。  

  据江苏盱眙县人民法院统计,去年,该院共判处青少年犯罪案件112148人,其中绝大多数案件犯案者涉及留守儿童。许多青少年犯罪的原因还是缺乏父母管教。盱眙县人民法院少年庭法官金刚表示,很多农村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一些人许多年才回家一次,孩子的教育无人过问。  

  郑州市九十九中学是一所主要招收行为偏常的问题学生的学校。目前学校有100多名学生,30多名教职工。该校团委书记鲁泉告诉记者,从学校情况来看,出现问题的孩子超过80%来自单亲或类似单亲的家庭。  

  我们曾做过调查,校园欺凌事件施暴的孩子中,有70%左右从小缺乏家庭关爱,甚至常常遭遇家庭暴力。因此,他们也往往选择用暴力宣泄自己的不满。长期关注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合肥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副会长林林说,在大多数人眼中,校园欺凌的施暴者十分可恨,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些孩子也很可怜,他们没有从家庭中得到应有的关爱。  

  一方面,家庭结构失能,使得孩子在成长中缺少关爱和教导,另一方面,一些家庭虽然看起来美满,家长对孩子也充满关爱,但由于教育理念和方法存在问题,也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消极影响。  

  共青团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权益部部长魏炜的妻子,是一名教师。她的班上有一名学生在校园内打了同学,她把其家长叫到学校时,家长一听说自家娃是打人的一方,还挺高兴,说这样才能不受欺负。  

  宁做狼,不做羊”“不能吃亏”“不受欺负”……如今这样的家庭教育观念有一定的市场。这些家长的本意可能是培养孩子适应将来激烈的社会竞争,做生活的强者,但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单纯灌输这些观念,在不谙世事的孩子面前呈现的是一幅怎样的社会图景:人与人之间只有恶性竞争,你不欺负别人,别人就会欺负你——这就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在这样的法则面前,文明、道德都成了软弱无能的象征。  

  一些家长这种明显走偏的观念,不仅使孩子遇到问题时倾向于用暴力方式解决,同时也让校园里一些原本稀松平常的磕磕碰碰,被上升到不可调和的程度。  

  以往同学之间发生点磕磕碰碰甚至无意伤害事件,通常都能通过调解解决。但现在调解的难度加大了。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业务部主任赵辉告诉记者,曾有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在教室里做值日的时候,不小心把另外一个孩子的牙磕松动了,家长开口就要35万元的赔偿,少一点都不能接受。提出这样的要求,就很难有效调解,也会给对方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阴影。  

  中国儿童研究中心主任丛中笑指出,当前校园欺凌频繁发生,是一些青少年成长亚健康状态的积累和爆发,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不少家庭在子女教育方面存在重智轻德的现象,过分注重孩子的成绩而忽视性格和品德的培育。  

  学校教育存在两大软肋  

  采访中,不少教育工作者和专家指出,在校园欺凌背后,学校法制教育和德育的缺失不容忽视。  

  教育部门对法制教育有专门的规定,要求做到进课堂、进教材,教师落实,课时落实,但现在看来做得还不够。于娟娟说,一方面,学校没有法律教师人才储备,讲课的基本上都是政治、思想品德教师;另一方面,法律知识被分散在多本教材中,既不系统,也不深入,加上学校出于升学率的考量,并不重视普法,使得法制教育效果十分有限。我兼任了几所中小学的法制副校长,但如果不主动联系,学校很少会找我。”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治理机制课题组2014年曾开展过一项专门调查。调查中,65%的调查对象在回答此次犯罪的原因时选择不懂法律64.7%的选择了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触犯了法律60.5%的调查对象表示,如果知道犯罪的沉重代价,就不会实施违法行为。  

  法制教育缺失,加上学校和社会缺乏相应的惩戒手段,难以对校园欺凌行为形成警示和震慑作用。而本应对欺凌行为发挥重要预防作用的德育,其现状也十分堪忧。  

  采访中,不少学生告诉记者,德育课低年级时还能正常开,到了高年级基本就要给主课让路了。而且品德教育概念性内容居多,与实际联系不够。  

  还有老师指出,一些参与校园欺凌的学生成绩还是不错的,由于学校过分重视成绩,老师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间接纵容了这些孩子的行为。而对于成绩不好的学生,一些老师倾向于不管不问,任其自暴自弃。  

  记者调查还发现,其实一些学校和老师存在不敢管的情况。一些学生家长不愿意听到自己孩子表现不好的评价,也不愿相信自己孩子有暴力行为,一旦听到这些,往往就会情绪激动,与老师争辩,甚至打骂老师,造成老师与家长无法正常沟通。  

    

 


LOGO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家校联系 | 苏ICP备06001501号-1 | 网站留言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启东市汇龙中学 设计制作:阿文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