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启东市汇龙中学官网>> 校园频道>> 政教处主页>> 家长学校>>正文内容

k12专稿:父母是子女儿时的伯乐

进行家庭教育,如同认真兴办一项事业,要付出劳动。不付出代价(智慧、精力、时间、机会、财富),就想得到好结果,这是一点不可能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个“蓝”更为重要,是各种教育取得成功的根本保障!——马弘毅语
 
    按语:北京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05级特长生马宇歌,和天下一切幸福的孩子一样,有位非常挚爱她的父亲;更为幸运的是这位父亲极其开明,在素质教育方面十分执著,特别富有胆识和创见。大家公认,他是孩子儿童少年时代真正的伯乐。历年小宇歌的故事,已经传遍大江南北,并且飞向了海外。搜索“馬宇歌”,互联网海内外有关新闻、网页和评论成千上万。上期《素质教育是中药系列》之一,我们“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简称“K12”,网址:www.k12.com.cn)对之做了综合回顾,受到读者广泛关注。网友们评论:马宇歌的成长经历,说明素质教育真的很重要;这一实例,也终于使我们看到了家庭素质教育的存在和希望!为帮读者进一步了解详情,k12教育网倪编辑电话采访了宇歌的父亲马弘毅先生。
 
    k12记者:马先生,我们注意到您很早并一直热衷于素质教育,您有一个非常形象生动的比喻——“素质教育是中药”。此句话一出,教育界反响热烈。那么您能具体谈谈,素质教育和非素质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到底怎么区分——换句话说,什么样的人素质高,什么样的人您认为素质低呢?
 
     马先生:素质是人的综合表现,其中主要指能力。你让我具体说说,那我就打个比方吧——现在有事,派了看似条件一样的两个去打电话找人。某甲回来说:打了 ,对方不在;某乙不然,想方设法联系到了要找的人。此事看似多么平常、多么简单,但已明摆透出二者孰优孰劣!类似这样的事,再多进行几次尝试,那个素质差或叫缺乏素质教育的,就会彻底显现出来了。通过实践检验,最能认定一个人的素质到底如何了。培养高素质的人,就是培养有用的人!这个“有用”,首先是指他(她)对自己,自主有用。素质教育出来亦或真正高素质培养出来的人,其最大特点,一是有头脑,会思考,办法多;二是悟性高,有责任心,具备达到预期努力目标的相当优等的意志品质。素质高,活得爽,受欢迎;素质差,可能连他(她)自己都不满意自己。
    《人民日报》1997年10月20日发表的社论《着力提高国民素质》中有这么一句话“我国的国民素质远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说明问题的确很严重,业已引起人们极大关注。我国当代国民素质研究先行者解思忠专家,在其数年前的著作《国民素质忧思录》一书中指出:“素质,按形成阶段分,可以分为先天素质与后天素质;按类别分,则可以分为人格、精神、道德、文化、科学、职业、健康和审美等八种素质。”
    要我回答人的素质什么最重要,假如只让我用10个字来说,那我认为——眼界、胸怀、悟性、务实、健康最重要。要从小锻炼体魄强健,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博爱思想!
 
    k12记者:可人们关心素质教育达到的目标一般都很现实,您怎么看?
 
    马先生:素质教育要从小抓,才能见诸实效——它是一种很少副作用的慢功,并起综合调理作用,所以我说这一治世良方属“中药”。素质教育绝对不能急功近利,采取临时抱佛脚的态度,那样很难见效。真正从小通过素质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反而有条件进好学校,读重点上名牌大学。我相信,世界上一切最好的学校和单位,即使为了它们自身的利益进行考虑,也会愿意为更高素质的人舒展双臂,敞开大门的。我们周围一些人,目标再现实,绝对不应守着青山,只为眼前的饭煮熟了赶快吃到嘴里去,先把自己的胳膊、腿砍下来当柴禾烧。可惜,现实不少人正在这么干类似的蠢事!看到那些本来深具发展潜能的可爱孩子,其才华最后被大人给无辜地抑制了,太让我们心痛了!平生,我最不忍睹的就是成年人亏欠孩子。
 
    k12记者:我们k12教育网网友让我转达对您的问候,同时还想请您谈一点早期教育的经验。
 
    马先生:谢谢!素质教育一定要要掌握好方向。素质教育说到家是人性教育——是人文主义教育,要让人性向善向好的一面得到充分伸张发展。早期教育要把握价值取向,融入世界潮流,决不能让狭隘丑陋、本质上十分自私的东西去影响孩子。另外,家长要注意孩子的成长点,及时添加新内容,满足其需要,同时还要预测前景和发展,及时给予正确引导。其间尤须注意社会发展的未来大势,不断在家庭教育中注入充满生命力的先进理念。孩子三、四岁到初三前这期间近10年的家庭教育是否到位、是否得体,最为关键,往往影响一个孩子未来发展的大方向。家长别忘身教重于言教!从小影响孩子要有君子之为,同时又须务实求真。孩子在家学习时,家长只要一回家,也应在旁学习或工作;切忌此时看电视或打牌、喝酒、梳妆打扮等。无论你为孩子创造出了多好的硬件学习环境,你家经济条件有多好,只要他(她)在学习时,家长在旁边却没有带头在学或劳作,放心,这孩子肯定学不好!反之,无论家庭多么贫困,只要孩子学习时看到全家人都在劳作,他(她)肯定会认真地学,并且学得一点也不差。
 
    k12记者:讲得真太深刻了!我们注意到,您就是以身作则,这样很好地耐心影响培养宇歌的。但是有网友提出,很多孩子不全具备宇歌这样的成长环境和由此带来的发展机遇,比如2005年春节央视播出的《感动中国》栏目里反映的情况,徐本禹老师带的那些贵州学生,温饱都没解决,他们连火车、轮船也没坐过,如何面对现实存在的巨大反差,使更多孩子们都能成为宇歌呢?
当然,我并非是指完全成为宇歌。但她无疑是个优秀、幸福、成功的孩子象征呀。
 
    马先生:素质教育对不同的人群,本质目标是一样的,表面上的具体形式则又各不相同。环境好坏,那完全是相对而言的——即使我的孩子,她所处的环境和条件也是比起他人存在好多不足的。比如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一些方面无疑要比我们普遍优越。国内更多人家,不少地方也都比我们优越。所以,首先一定要与孩子一起,全家共同分析,认识自身所处环境和条件的相对长处和短处,重在发挥所长发展自己,不断攀登,一步比一步高地去进行改变。即使再不如意的家庭,也有不少长处可圈可点。至于宇歌,我们由她到各地去,包括国外,住在不同人的家里,让她到大千世界去进行充分体验和感悟,目的之一,为的就是要她发现和克服我们家庭中,或许连家长都未意识到许多不足,海纳百川,更好地通过社会洗礼,全面打造自己。但请注意:前往这些家庭,是不论贫富的。什么样的家庭都要让她去亲身感受一番。贫,不见得就没可学之处;富,也并非堪为楷模。对今而言,以往的教育内容自然会产生现实的价值取向,所以到外面应该学什么,尽管宇歌年龄很小,但她全明白。
    我认为在目前环境下,素质教育也是“奢侈品”。为什么这么说呢?例如:少数人是不是对素质教育还有点“叶公好龙”?他们经过深思熟虑,全面准备好了怎样接纳素质教育了吗?如果我们周围的孩子真的都是素质教育培养型的,老实说,让目前的社会形态容纳这么多这样的高素质人材,你说“叶公”心里有底吗?可以确切地说,素质教育是和中国的改革发展相辅相成,此生彼长的。没有中国社会今后全面深入的改革开放,进一步开创出来更好的人才发展环境,规模化的素质教育,实难异军突起、得到单兵推进。
 
    k12记者:您的这个观点很新颖,能够具体解释一下吗?
 
    马先生:现在不要说对一些干部或社科学术领域而言,即使在纯自然科学技术研究领域,具有创新独立思维意识和能力的人,对上能够各个被很好接纳,人尽其才吗?只有在一个法治健全、机会均等、公平竞争、各领域经济形式彻底多元化、世界先进价值观念主导我们头脑…… 等等一应社会条件基本具备的环境下,素质教育才能真正迎来它漫山遍野的美丽春天。
    现实一部分学生家庭还不富裕,导致他们时常要为自身温饱想办法,去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应试对于他们,好似“科举”,一旦考出去,再经多重困难学出来,就可以脱贫了。就这些孩子而言,我们所说的素质教育更属于奢侈品。
    《中国青年报》上月报道:我国东南大学开展一项多年实验,将大学新生从入校时候起,制定若干考核标准——这些标准多数是应试考分之外的,让学生由高往低按A、B、C三类进行滚动竞争,辅之以丰厚的奖学金予以激励。几年下来,一个有趣的现象出现了。从C类升至B类乃至A类的,多为来自繁华地区的当初入学高考分数不太高的同学;而从A类、B类降至C类的,则多为来自闭塞地区但高考分数较高的同学。不少高校专家说,现今应试考分的高低,实在说明不了多大问题;素质全面、眼界开阔的学生后劲更足。应试教育缺乏广泛的实践,而内容繁多、结合理论,变幻无穷的各种实践,偏偏又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之一。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并非完全对立。应试的学习考核内容,如其测评结果,能够客观地反映学生灵活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它也属于素质教育范畴。那些个人家庭条件环境不甚理想的孩子,也许只有靠将来在社会中的广泛接触和实践摔打,以及不再为脱贫而学的科学文化钻研,来向更高境界攀登了。如果意识不到这点,他们在今后工作实践中,估计还要遇到不少困难。毕业了,任何人都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提高自己,争取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自由自主的、有能力、有尊严的人。
    我认为搞不搞应试教育是社会大环境决定的。问题偏偏不在教育本身,所以不能总在教育部门找原因。如果当今各种不利于社会进步的、很容易取销的人为限制全被取销了,多数人的合法合理出路一旦更多起来,暂时不上大学也可以使人各个过得一样好,人生之路四通八达——届时推行素质教育,我想肯定会比现时好办得多。可是这也不意味着我们不做努力,干等就行了,仍然需要大家齐心努力来争取。好的未来,永远需要奋勇争取才能赢得。
    现在谁更关注并倾心于素质教育了,历史必将非常公平地回报他(她)。此事功莫大焉!
 
    k12记者:当今流行一种说法,养育孩子对家庭来说简直如同风险投资。孩子应该说是社会的。辛辛苦苦把孩子养大,孩子独立后为社会做贡献去了,父母得到的到底是什么呢?现代人理性选择起来,凭什么要承担这笔大量投入?您怎么评价该认识?
 
    马先生:我认为生命延续应该是动物的本能,人类社会需要正常生育来支撑。假如多数人都这么想,人类末日已然来临;可惜只有极少数人秉持前述观点——他们也是我们这个社会丰富多彩的一种点缀吧。如果把个人比做一件工艺品,在我们人人身上,都有劳动和智慧的结晶,这些均来自社会。人是有本之源的。良好的文明教育,使人类的传承不至于返祖。并且对于具有辉煌过去的现今非发达民族来说,教育更是富国强兵之路。春秋时代,举国一贫如洗的越王勾践,就是凭借“十年生聚,十年教育”,最终反败为胜,雄踞一方的。古今中外,一切英明的领导人,无不懂得优生和教育,于公于私的重要。
    当今的爱国者,首先应当是一位教育事业的实际支持者!
 
    k12记者:在抚养教育宇歌的以往岁月,您的个人最大收获是什么?
 
    马先生:无比的天伦之乐!去年2004年夏天,我来到渤海之滨的北戴河渡假。8月21日子夜,月黑风高,浪高一米,海滨空无一人。我迎风伫立沙滩,涛声空灵;遥望星际,万籁深邃,往事萦怀。此时我深情唱哦诗篇,似与心灵发生对话,由大而小,转而一 一 追思起逝去的亲人、邻居、老师、同学、挚友,想起遗失的著作手稿、像册……长吁之余,忽然一股暖流涌遍全身,因为我还拥有许——特别是孩子,我可爱的孩子!她使我感到无比幸福。
 
    k12记者:太感人了!有您这样的父亲,她真幸福。您这么爱宇歌,有没有让她不做学校作业的时候?您是怎么看待教师在培养孩子上担任的角色呢?
 
    马先生:作业她每回都写,无论什么情况发生、任何时候,从不落下。她在这上历来动作很快,并且无需催赶,非常自觉。
 
    k12记者:这和您刚才讲的,在她作业时,进行“陪劳”的理论及个人做家长的实践有关系吧?
 
    马先生:对。事实上,经过长期训练,养成很好的习惯以后,孩子会自觉按照有用的好习惯去做的。还在很小,她刚会拿笔的时候,宇歌就学着我和她妈,要纸写字。我们给她纸笔,并不教她,偷偷注意她自己做什么。只见她在纸上一排一排,由上至下写大大小小我们一点看不懂的“蝌蚪文”。满纸都是,还挺整齐。那样子和我们伏案疾书一模一样。自此,我和爱人更加重视为人父母的表率作用。
    说到学校教育,它很关键。千万不要瞧不起学校教育。把学校教育利用到极至才是聪明的家长。家庭教育没必要总重复学校的内容。我们从未请过“家教”,并且在准备高考那一年之前,也没有给她买过习题类课业辅导材料。准备高考那一年,是她根据老师开的单子,按照要求自己到书店买的课业辅导资料。我的经验是,学校教的回家尽量不要重复教。家庭教育重在补充学校没有的内容。事实上学生千差万别,学校也没有能力对每个学生单开小灶,进行一对一的素质教育,这都需要家长主动配合学校拾遗补缺。
    教师是“师”,应该是这个社会的精英才对。教师有必要不断提高为师的素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个“蓝”极其重要。对“蓝”一层一层追下去,要求应该更高。“蓝”的高端比低端必须更加富有觉悟、更加富有智慧、更加富有能力才对。所以我一直主张,全社会素质教育的成败主要由各级决策者决定。这个认识是基于我国现实国情而来的。
 
    k12记者:教育子女,您对夫妻意见不统一怎么看?
 
    马先生:父母之间意见不一很正常。但教育孩子,父母各持异辞,又最糟糕。要想教育好子女,家长首先必须私下自我教育好。这点做不到,再好的教育也会被扯后腿,无法达到预期教育目的。
 
    k12记者:孩子和家长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又怎么处理呢?
 
    马先生:和孩子之间发生矛盾,家长要马上主动反思自己对不对,教育的时机、方式把握好了没有,交流在艺术上是否还存在问题。教育要尽量与实例相结合,因势利导。抓住教育时机,并且教育还要讲求计划性,切忌心血来潮,搞突然袭击。教育是高级的艺术,最好的教育绝对出自大师之手(小学、幼儿园照样出高校里不及的大师)。随着宇歌逐渐长大,我们一步步正在有意退出她的生活。现在她向我们咨询个人问题了,才和她一起探讨,提出意见或建议。当然也有主动进言的时候,相比过去越来越少。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她的独立人格,特别是独立思想。总想控制孩子思想的念头是愚蠢的,是停留在中世纪的小农经济产物,极无出息,当今之世,已为举国千家万户嗤之以鼻。
 
    k12记者:是,非常可喜的是大家的认识随着发展都在提高了。您说宇歌有很多兴趣爱好,有的半道不想学了怎么办呢?
 
    马先生:她的爱好也有冷的时候,我采取的方式是顺其自然,等待时机;但不放弃,创造条件帮她重新捡起。孩子一般都会重新捡起的。12岁前,这个等待通常要15——20天。我认为,对处于儿童期的孩子,家长最好永远不要放弃等待与和善引导。
 
    k12记者:宇歌是怎么安排特长爱好和学业的?
 
    马先生:首先,绝对不能影响学习和学业!其次,要尽量和校方安排或社会活动结合起来搞。要创造条件,使孩子看到业余爱好方面的学习努力确实有用,并能力争使其体会到成就,从而激励她不断上进,自觉深造。
 
    k12记者:记得您提到过,素质教育也要向祖国传统文化汲取营养。那么,素质教育该向历史汲取什么内容呢?我们看到虽然中国人民大学的国学院2005年开始招生了,但却应者寥寥,门可罗雀。
 
    马先生:现在有个很好的口号:一定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历史上具体什么内容值得复兴?欧洲400年前也曾有过复兴,叫“文艺复兴”。他们是先有内容,后用口号加以概括的;复兴的都是反封建反愚昧的人类人文主义好东西,并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更新的社会健康理念与理论;直至影响欧美,赢来了令人刮目的现代文明。我国的确需要进行一次复兴!然而当今要复兴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你至今听谁讲过吗?那个国学院如果能把中国历史上最值得复兴的肯定性内容展示给世人,哪怕提纲挈领,同时讲明其经世致用的好处,我想不会招不到学生的。
    华夏5000年文明史,也确实存在着古今中外被大众厌恶的一些糟粕,例如秦皇的寡文虐民、明末的上下政治腐败、清末的八旗专制无能……这些可千万不要当成国粹拿来误人子弟,更不要用以继续扩大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现存差距。中国需要2500年前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墨子倡导的“兼爱”,战国时期商鞅主张的“王子犯法与民同例”的“法治”精神。至于春秋诸子,学术平等,百家争鸣;隋朝始兴科举——那可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胆、最先进的吏治选拔制度了……提起这些,无不令人至今激动不已!贞观之治,上下言路畅通,“逆鳞”者并不获罪,进而四方互通,大唐盛世,文武修列,其不朽文明,呈现于斯,谁可与比?华夏子孙追忆历史,悲喜交加;但有一点却是共通的:绝无自卑!因为宏观视之,中华民族确实是伟大的民族,中国人民确实是伟大的人民。我们今天正在着手开创的是东方文明的新篇章。
    我就是这样向女儿展示历史,并做中外史实比较,进行启蒙教育和她平等讨论的。——在结束本谈话之前,请你务必要帮我带声问候与谢意,给网友和读者。
 
 
——————————————————————————————————————— 
 
    附海外英文《南华早报》(Sunday Morning Post)2005年10月2日星期日第8版《CHANGING FACES》栏目对宇歌的报道《Amazing adventures of a child of the highway》原文于后,供参阅:
 
 
 
 
    A child wandering the countryside by herself may sound like a tall tale, but Ma Yuge(馬宇歌), 18, has traveled independently since she was 10. The first-year Tsinghua University student tells Alice Yan about her amazing journey.
 
    How did you start travelling by yourself when you were 10?
    A female writer invited me to visit Nanjing(南京) in Jiangsu(江蘇省)because she wanted to write abook partly based on my upbringing – as I have appeared in TV shows and was rather “high profile” as a child. My parents were public servants and could not take time off, so I came up with the idea of going there alone. My parents supported the decision. They believe that safety does not depend on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but more on a person’s ability to avoid dangerous situations. From then until I was 16, I travelled around the country on my summer and winter holidays. I have been to big cities and poverty-plagued rural areas, mountain and island fishing communities. I have been to coal mines, oilfields, the borders with North Korea and Russia, as well as ethnic-minority settlements. I usually stayed in friends’ homes and so I got firsthand experience of people’s lives.
 
    What are the experiences that have stayed with you?
My trip to Lhasa(拉薩) in 1999 coincided with the Spring Festival on the Tibetan calendar and I saw tens of thousands of Tibetans kneeling down in the Potala Palace square with devout reverence from morning until night. The hands and knees of the some pilgrims were bleeding. It was the first time I had witnessed such a strong religious environment and even though I couldn’t understand their faith, I was deeply affected. Another event was during a summer trip to Qinghai’s(青海省)Huangzhong county, where there are many people from the Muslim Hui nationality. I had a short skirt on one day and many Hui women stared aggressively at me. I felt as if they wanted to come over and beat me up. In the evening, a female community leader came to my friend’s home and asked them not to let me stay because I had offended public decency. I also remember the people lived in very poor conditions, eating nothing but potatoes three times a day.
 
    What effect has so much travel had on you?
    I have formed some good habits such as being cautious, not talking to strangers, not trusting others too quickly and knowing how to find help in an unfamiliar environment. It also improved my defences against being swindled. I once asked a man in a police uniform in Tianjin(天津) for directions, but he pointed me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I think he did that deliberately and I felt so depressed and helpless. Now, I ask at least three people for directions. The wealth of my travel experience has also broadened my view of the world.I have seen prosperous places and underdeveloped ones. I once happened to visited a city mayor’s five-storey house in Yunnan(雲南省) , which was extremely lavishly decorated. I also went to the homes of impoverished farmers and felt sad about their plight. I plan to get a master’s degree in city planning because I think doing this can improve many people’s lives.
 
    What do you do in your spare time?
    I am good at long-distance running and was a record holder in secondary school. I also swim a lot. In addition to my sporting interests, I am a seasoned TV host and public speaker.
 
    You have been at university for a month now. How has it been?
    University is a busy time for me because I have 21 hours of classes each week and work part-time at the Tsinghua television station. I am struggling with some academic courses, such as linear algebra. I’m still getting used to everything and exploring university life.(《南華早報》駐香港記者 艾麗絲•嚴 發自北京)

LOGO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家校联系 | 网站留言 | 苏ICP备06001501号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启东市汇龙中学 设计制作:阿文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