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保护你的听力
请保护你的听力
演讲人:张瑾琳
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我国现有听力残疾2004万人,言语残疾27万人,也就是说每50个中国人就有一个是听力残疾人。听力损伤与耳聋已成为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青少年来说,听力健康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发育与成长。
全国因药物、遗传、感染、疾病、环境噪声污染等原因,每年新增聋儿4万多名,还有更多的青少年和成人因药物不当和意外伤害等原因致聋,给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非常大的困难。更严重的是,这些听力残疾大部分都没有医学治疗的办法,只能尽量预防。
一、时尚生活削弱青少年的听力
近年来,在音质、功能及操作等方面具有至真至美特色的微型收放机,即“MP3随身听”在青少年中很是盛行,很多人觉得既时尚又是一种精神享受。然而,由此也会带来某些潜在危害。经常使用“随身听”或耳机会损伤人的正常听力,使人在不知不觉中患上“感音性耳聋”病症。随身听是立体声的,其最大音量令人感到震耳,对内耳黏膜和毛细胞有一定损伤,这种震动还足以引起内耳黏膜和毛细胞的水肿,从而影响听力,导致神经性耳聋。而且,这种影响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听力下降缓慢,患者的感觉并不明显,往往在体检或无意中发现。
二、噪音性耳聋的年轻人逐渐增多
专家指出,人年老后,身体各器官的功能均会出现退化,听力下降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近年来,因听力下降到医院就诊的年轻人逐渐增多。疲劳、心理压力大、熬夜和经常处在噪音中都会造成听力损害。其中,听力过载是造成听力损失的主要原因。
人耳内有传导听力的毛细胞,毛细胞长期处于高音调的噪声中会受到破坏,从而导致慢性听力减退。另外,在嘈杂的环境中,为了保持音乐清晰,人们往往提高播放音量,从而造成听力过载,使耳朵对声音的灵敏度降低。而使用耳机听音乐,当声音过大时会刺激外耳道,形成外耳道炎。鼓膜长期受到刺激,中耳腔黏膜分泌旺盛,会造成中耳积液。如果鼓膜充血,细菌大量繁殖,中耳腔内的积液会化脓,严重时还会造成鼓膜穿孔。过大的声音还会震荡内淋巴液,造成耳鸣、头晕等不适症状,时间长了还会造成听力下降,情况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失聪。
噪音性耳聋的危害往往不会一下子表现出来,它对听力的损伤是逐渐演变的过程,很可能过个5年、10年、20年,才会逐渐显现。无噪音接触史的正常人,一般在70岁前后听力下降,如有接触史的人,则可能四五十岁就开始渐渐听不清楚,而且对声音的灵敏度也比常人要差。
噪音性耳聋早期的基本症状是耳鸣、听力下降,部分人可伴有眩晕症状。大约70%的人在发病早期主观上感觉耳内或头部附近有声音,实际上并没声源。这种耳鸣是蝉鸣似的声音,通过听力测试可测到患者高频区域有损失。50%的人有眩晕症状,躺在床上有天旋地转的感觉,并伴有恶心、呕吐。一旦发现自己有上述症状,应及早去医院进行积极的检查和治疗,争取尽早恢复听力。临床显示,发病7天之内进行治疗的患者,听力恢复效果最为显著,超过7天再治疗,效果就要大打扣,1个月后进行治疗的患者,听力恢复的几率就微乎其微了。感受声音的内耳毛细胞的数量是固定的,一旦发生坏死,将不能再生。也就是说,这种损害是不可逆转的。最初,内耳毛细胞只是营养缺乏,并未完全坏死,这时如果给予积极的治疗还可以使其功能恢复。如果错过这个时期,一旦内耳毛细胞完全缺氧坏死,听力恢复的希望就极渺茫了。
三、常见疾病也可影响听力
鼻炎和鼻窦炎是儿童及青少年群体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可表现为鼻塞、流脓鼻涕、头痛,因下鼻甲肥大或息肉样变压迫咽鼓管口、脓鼻涕长期的刺激使咽鼓管口水肿,导致咽鼓管不通,进而造成中耳积液,影响听力。
此外,病毒性疾病也可造成听力损害。很多病毒都可感染内耳,如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和流行感冒病毒等都可引起耳聋,其原理是病毒颗粒由血液循环直接进入或通过蛛网膜下腔、圆窗进入内耳血液循环,引起耳蜗循环障碍或内淋巴迷路炎。
四、药物性耳聋不容忽视
近些年来,药物滥用的现象非常普遍,药物导致耳聋的现象时有发生,药物性耳聋一经发生,治疗十分困难。这一现象值得人们重视,比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阿斯匹林等,青少年在应用时都应谨慎。
五、家族遗传性耳聋
如有家族遗传对噪音敏感的人,要特别注意防范突发性耳聋,最好一年做一次简单的听力检查,一旦有问题请及时治疗。
六、保护听力,从日常做起
对于听力损伤的早期预防是关键的,应当从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着手。长期生活在噪音环境中的人应该特别注意保护自己的听力,必要时戴用耳塞、耳罩等,合理安排工作学习时间及休息时间,消除声源或尽可能降低噪声强度。尤其是青少年,应尽量减少暴露在酒吧、游戏厅等噪音大的环境中的时间。用耳塞听随身听或MP3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耳机要选择质量佳、杂音小、音量可自由灵活调控的,一旦遇到声音过大等情况可及时调整,2、音乐声强最好能控制在60分贝以下,以感觉舒适悦耳为宜。平时讲话声音的强度是40到50分贝,而比平时说话声音大一点就是60至70分贝,因此,耳机的音量应保持比说话声略大一点即可。如果周围人都能听到耳塞里传出的声音,说明你调的音量太大了,3、戴耳机收听的时间不应过长,连续听30分钟后要休息5分钟。睡前一定要摘下耳机。每一个体对噪声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人群中约有5%为噪声的易感者,此类人群应特别注意噪声防护,避免噪声危害的发生。
七、听力健康重在预防
对于青少年来说,要拥有健康的听力,首先要生活规律,睡眠充足,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以免造成内耳供血不足,饮食方面,要营养合理,平时多吃微量元素丰富的食物如粗粮、瘦肉、蛋类、新鲜的蔬菜、水果、花生、海产品等,减少烟酒,少饮咖啡及浓茶,节制脂肪类食物和高盐饮食的摄入。增加维生素C、维生素E的摄入,提高、氧化物岐化酶的作用,使人体对氧使用率提高,改善末梢血管流量,对内耳起保护作用。积极治疗鼻部疾病,避免病毒感染,带耳机的时间不宜过长、声音不宜过大,远离噪音,减少噪音对听神经的损伤。
请保护你的听力,应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了解爱耳护耳的健康知识,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防止听力损伤的发生,愿“人人享有健康听力”。
汇龙中学医务室
2009年3月3日
- 上一篇:春季食补的知识与注意事项时间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