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启东市汇龙中学官网>> 校园频道>> 特色教育>> 艺术教育>>正文内容

论音乐教学中创造意识的培养

  音乐教育的目标在于让人通过自己的创造,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而马克思曾说:"社会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可见,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使其具有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不仅是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更是改革竞争的要求和提高民族素质的需要。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对音乐教学的拙见是,必须加强对学生创造意识的培养。
  一、引导兴趣,强化参与意识
  参与是创造的前提,兴趣则是参与的向导。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唤起学生对艺术的热爱,使学生对音乐生活有强烈的兴趣和积极的参与意识。由奥尔夫创建的音乐教育体系最大的特点便是强调学生的参与。他认为,音乐教育不宜过多地诉诸理念,通过活动才是最佳的途径。例如低年级的学生好奇、好玩、好动,通过组织音乐游戏活动,让孩子们在这里听听、唱唱,到那里蹦蹦跳跳,把富有动态美的音乐施教于好动的儿童,让他们在玩中动口表达,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充分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这种引导和激发的手段,是参与的过程,也是培养创造意识的过程。
  二、激发想象,强化创造意识
  新世纪需要的是具有创造意识和创造才能的优秀人才。要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必须提高全民素质,强化培养创造型人才。
  音乐作为一门听觉的艺术,它能直接通过人的听觉传到大脑,并作用于心灵,从而引导对音乐意境的联想和想象。黑格尔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想象力丰富的人更享有成功的机会。"可见想象的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世界上的一切。丰富的想象往往能成为孩子摄取知识的动力。
  青少年时期是想象发展的黄金时期,侧重培养孩子的想象力,会为他们将来成为创造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要抓住时机,尽量多方面发掘孩子的想象功能,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改变因循守旧、固定刻板的传统音教模式,尽力将乏味的课堂变得多姿多彩。如采用律动法、情境法、歌舞表演等多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好奇心,以此达到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无数事例表明:创造力来自于学生自由自在的想象及对美好事物的强烈感受和探求。教师必须尊重学生,较少权威主义和限制,会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对每一个有新意的想法和做法给予积极的支持和鼓励,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指导,会促使他们展开想象的双翼并获得创造的动力。

  总之,教育因素的当与不当,既可以促进也可以阻碍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创造性的发展。音乐教学的特点之一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所以,音乐教学中还必须重视学生的情绪体验,用美的环境、美的音乐、美的舞蹈、美的气氛去感染学生,使学生自觉参与,从而产生美的兴趣、美的感受、美的想象、美的创造。
获2000年启东优秀论文二等奖

LOGO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家校联系 | 网站留言 | 苏ICP备06001501号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启东市汇龙中学 设计制作:阿文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