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启东市汇龙中学官网>> 校园频道>> 党建创建工作>> 科学发展观>>正文内容

王琼同志学习心得

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创新人才

——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 王琼

   科学发展观内涵十分丰富,是对传统发展观的扬弃和超越。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教师的工作是教学,说具体点就是教书育人,工作对象是学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要把科学发展观渗透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也就是在教育教学中以学生为本,以全体学生为本,以全体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全体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使全体学生得到身心协调的终身发展。作为高三语文老师,我在深入学习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后,深刻认识到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目前语文教育依然存在这样的陋习:从教材方面说,文学性,典范性不高;从教法方面说,满堂讲现象普遍,作业要求与能力培养脱节;从考评方面说,机械性强,连作文也基本上千篇一律,能说会写的越来越少,对语文感兴趣的越来越少,语文素养普遍呈下降趋势。一份语文教学情况调查报告得出这样几个结论: 
    1
、同时让学生将语数外三科按喜欢的程度依次排队。结果,数学占第一位的为62.5%,外语占第一位的为22.9%,语文占第一位的为14.6%
    2
70%的学生认为没有语文课也能学好语文。
    3
、所有同学中表示很喜欢语文的只占5.51%,这些学生大都是文学爱好者,从小就喜欢读书,有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语文综合能力,然而这些学生在选择喜欢原因时无一例外地都选择了自身,他们认为课堂教学不能带给他们多少有益的东西,他们一致认为自己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都来自于课外的广泛阅读和学习。
   
这不是很值得我们深思和反省吗?
   
那么,如何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语文教学中呢?我想最基本的应做到如下几点:
   
一、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主体。

这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标志,也是语文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学生为本中的学生是指全体学生,不是指少数几个优等生,而是包括班上的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以学生为本中的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全体学生的身心发展、品行发展、技能发展。要使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而且得到终身发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使后进生得到发展,更需要教师付出艰辛的努力。教师必须走出多少年来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的圈套,面向全体,着眼发展,采用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如素质教育法、创新教育法、科学探究法等,它们的说法不一样,实质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素质、提升能力,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社会调查等,使用多媒体能激发学生的热情,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通过社会调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语文教育中以人为本的内涵更是丰富。第一,选择教材、教法及考评方式时必须符合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和要求,充分调动和利用他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而不能像过去那样基本上不去考虑这些问题,而把行政或专家的意图当作选择的主要依据甚至唯一理由。众所周知,长期以来,在师道尊严的影响下,学生只能听老师的,教材上写的就是真理,不容置疑,不可更改,既忽视了他们的特点和要求,也常常无视他们的经验和意见。第二,所选择的教材、教法及考评方式必须有利于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决不能损害他们的健康,阻碍他们的发展。因为发展不仅需要知识和能力,还需要强壮的身体、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教师要点燃学生的心灵之火,着眼于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净化他们的心灵,升华他们的情感,完善他们的人格,引导他们关心社会、学会生活、认识自我、规划人生,把语文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第三,所选择的教材教法及考评方式必须有利于培养和增强青少年成长所必备的各种语文能力和语文素质,阅读教学要提倡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感受和意见,作文教学提倡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注重发现学生的有价值的思想火花,发展他们的语文个性,语文教育评价要坚持知识与能力并重、过程与结果并重、智商与情商并重的原则,决不能仅仅是记住有关知识,考到较高的分数而已。
   
二、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素质。

在今天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就个人的发展来说,卓越的创新能力充分体现了一个人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和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这样的人能够勇敢地面对困难,在激烈的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从而一步步地完善自己。
   
这样,加强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时期,我认为教师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创新素质的培养和训练:首先,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就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的培养。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人们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其次,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式用以处理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再次,创新技能的培养,这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是一个具体的能力训练过程。最后,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创新情感包括远大的理想、坚强的信念以及强烈的创新激情等,创新人格则包括勇敢、幽默感、独立性强、有恒心等。

我国以往的语文教育,有一个通病,那就是片面强调某一方面,语文教育的四大板块-听、说、读、写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更没有进行科学、适度、有效的训练。不少老师都会在学生考完试后,很生气地说:这些都是练过很多遍的,他就是不会做。真是气死人!写的训练相对较多,但往往局限于应试训练,依样画葫芦的多,发乎情,感于义,求真务实,富有情趣的十分少。其实,不仅听、说、读、写的能力要全面发展,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发展也要全面发展。包括理性知识和感性知识,是指情感修养,是指意志品质,是指实践能力。语文教育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使得学生的听、说、读、写和知、情、意、行各方面全面、协调发展起来。
   
三、可持续发展,多种能力结合。

一是听、说、读(包括记)、写都不能偏废,也不能孤立起来,而要相互结合、统一起来。听、说、读(包括记)、写的融合训练比单项训练效果好得多,结合得好,甚至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理性知识和感性知识要丰富起来、结合起来,现在特别要强化的是语文实践活动,包括课堂上听、说、读、写的具体过程。过去一直很重视理性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却忽视了感性认识的获得、积累和发挥,而这正是最鲜活、最令人激动、最刻骨铭心的知识,是最能吸引学生投入进去,而且乐此不疲的。三是文与道结合。
   
本人通过进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更加坚定了决心,科学发展观是我国今后各项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之一。我们应该进一步努力学习和积极研究科学发展观,并用来指导具体的语文教育工作,发现、分析和解决语文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


LOGO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家校联系 | 苏ICP备06001501号-1 | 网站留言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启东市汇龙中学 设计制作:阿文   
全站搜索